close
這本書是我看過最多字的一本....25萬字.
為了盡可能的快速看完,我有點囫圇吞棗,
現在我還在看,不過是第二遍.
三、四年級的所謂的"後到"的外省籍讀者來看這本書,可能會特別有感.
五年級生如我輩應該能融入其中,六年級生以降的讀者可能就得多一些想像力空間了.
這本書之所以好看是所有我在歷史課本書裡曾見到的名字成了"活"角色.
會哭會笑會流淚.
這本書也很沉重,因為過去打過的仗讓多少人流離失所...
讓親情恩斷,讓愛情義絕,那種痛....太痛.
我的公公就快是80老人,10幾歲打老家湖南走出後就回不去,
等開放探親時,爺爺奶奶已不在人世了,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想起這些年來族群被操弄成仇恨的不堪.
如果沒有那個亂世,國人不會如此流離失所,
但是如果沒有一大部份的外省籍工程人員來台接手,
台灣可能就如日本人當年的誑語:陷入絕境!
我看過孫運璿傳,知道電廠是孫院長帶著工程師和台北工專的學生修復的,
現在看巨流河知道鐵路是齊老師的先生帶著工程師一段一段修護來的,
我還知道澎湖的跨海大橋當年是榮工處蓋的,還死了好幾個工程人員.....
歷史絕對不可以忘記.
齊老師寫道:
那些戰敗後跪在地上賣家當的日本人,她不同情,
但也知道不能將恨報復在這些軍眷身上.
齊老師的爸爸命是日本人幫助才逃過張作霖的追殺,
齊老師的親友卻也是在日本人侵華的8年裡遇上死劫,
真的很諷刺啊!
這真的是我看過最棒的一本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