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嬰寶寶和台灣(摘自許晃雄教授):

和許多國家地區比較,聖嬰現象對台灣的影響不是十分明顯,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它的蹤跡。

台灣的研究發現,聖嬰寶寶出現後,該年夏天氣溫比較低,接下來的冬天比較暖和,隔年的春雨(如,1998年的2、3月)比較多,夏天氣溫也會比較高。

中央氣象局第一次在冬天發佈豪大雨特報,各地降雨量是氣候平均值的三到五倍,南部水庫不用等到颱風季,就撐得飽飽的。數據也顯示,聖嬰威力特別強的時候(像1972、1982和1997年),7、8月台北的雨量偏多,氣溫則偏低。1998年2月間,台灣西半部雷雨、龍捲風和不該在冬天出現的冰雹頻頻出現,損失慘重。另一方面,1998年西太平洋生成的颱風數量比平均值少很多。

反聖嬰現象正好相反.

不按牌理出牌的天氣:

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大多在夏天開始發展,在冬天達到巔峰,然後逐漸消退,大約可以維持一年那麼久。

因此,聖嬰年與反聖嬰年通常指的是聖嬰寶寶與女聖嬰寶寶開始現身的那一年。

過去幾十年中,1972-73、1982-83、1986-87、1991-92、1994-95以及1997-98年都有聖嬰降臨,但這些聖嬰寶寶的脾氣有好有壞,其中以1982-83和1997-98年的聖嬰威力最強。

在1997-98年的聖嬰寶寶出生前, 1982-83年的聖嬰號稱是本世紀最勇健的聖嬰寶寶,在許多地區造成嚴重災害。乾旱和森林大火,從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澳洲東部,一路延燒到非洲大陸,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則是豪大雨不斷,美國西岸和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又是大雨又是巨浪,夏威夷和大溪地也飽受颱風侵襲,各地災情慘重。

所以,這樣說起來,從1月的寒害到現在的每週一颱,可能都是反聖嬰現象在作怪!

不過,我覺得台灣的山區與山坡地過度開發,還有都市的發展太密集,應該也是一大禍因,若山區植被與50年前一模一樣,應該不會走山及土石流沖得這麼兇,人們在怪天怪地之餘,不應該把我們應負的責任忘記.

每當澎湖縣在颱風中安安穩穩下兩天大雨,颳兩天強風就度過,總是不忍再看本島受風雨侵害的不相識朋友們,橋斷再修,卻知道它會再斷;土石流來清好了,也知道它會再來;家園水淹退去,大家都知道會再淹!

大禹在世也救不了台灣這個已經怪到了底的formosa,可是如何慢慢讓人人都重頭還過?

不再開發,那如何救經濟?

做好水土保持,那要花多少成本?

消費樣樣要便宜,那如何叫商人拿出道德來?

難!難上青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ff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