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5年寒假我們一家上阿里山賞櫻花時拍到的母與子.

也是我家小男生最常擠坐在我大腿上的姿勢.

今天的報紙報導了上個月玉山國家公園一隻傷心的獼猴媽媽的故事,這隻小猴兒出生就夭折,但媽媽咬著牠,抱著牠,已經10天,小猴兒身體已開始毀壞,蒼蠅來擾,猴媽媽忙著趕蒼蠅,卻無進食,瘦了一大圈.

這件事讓人心裡很感慨,兒子說:媽,猴媽媽捨不得她的孩子.

我告訴他:如果我是猴媽媽,我也會這樣.

兒子看看我,然後異常安靜乖巧地不用我催促上樓洗澡做功課去.

上週,我重看葛洛夫自傳,現在正在第3遍看尤金歐尼爾的追逐日光,也第2遍觀看地海戰記,這是一部去年很有口碑好看的日本動畫.

最近常常覺得人生無常.

地海戰記是部很有哲理的動畫,當小男主角因為心中不知名的恐懼,應該是怕死亡,想要和黑暗勢力交換靈魂之際,劇中的巫師----鷹----穩穩地抱著男主角在耳邊告訴他:如果人和其他世間萬物都不會消逝的話,那活著將不再有意義.

生死生死,有生就有死.

傷逝是一種必須要學的功課,可惜中國人忌諱談死亡.

女兒讀很多書,看很多事有自己的角度和詮釋,但兒子很反骨,情緒沒有循正常管道來走,常常教人放不下掛念,今天,他從猴媽媽身上感受到----很多很多掛念,謝謝老天爺的啟發.

知道他的媽媽在掛念的小孩,會懂得走正道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ff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