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昨天向全國菁英高中生專題演講,談到印度窮人向猴子要食物吃時,現場一陣笑聲,他氣得說:「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我們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看見世界真相,不是只在台上唱歌跳舞。」一度欲中斷演說。
這讓我想起一回在七忠上課,因學校就在路旁,學生常常被選舉宣傳車等聲音吸引,我不見怪,但那天,一列出殯的車隊經過,底下的娃兒竟然笑了出來,這就讓我很毛了,於是,我花了教There is / There are的20分鐘,好好地用力教生與死.
我記得我的起始句是 :世界上不論是窮人或富人,男人或女人,黑人或白人....,永遠都沒有公平,只有死亡這回事是公平的!
不能因為他們太小,無法體會生離死別一種至痛,就不教,那等何時才教? 能夠將心比心的人才是教育現場需要努力栽培的人,不是嗎?
學期結束時我看了幾本好書,戰火下的小花,愛在漫延時,畫破地毯的少年...伊克寶的故事,我推薦給小娟,感謝小娟在8忠上課時也強烈推薦,然後我再挑10幾本值得看的書,叫8忠他們一人選一本,我選了不少作家一生的故事,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學習被感動,心是柔軟的!
李家同老師的沮喪可能是因為他面對100個頂尖高中生,有較高期望值吧,我的學生中,有不少家長功能不顯,我的期望值本來就降至很低,所以,我很開心當我佔用他們下課K籃球的時間來簡介20本書時,他們沒有抱怨,素雯還說:老師只規定看一本,真的這麼少嗎?
我能做的真的不多,但我很努力,只要未來某一天他們能夠回想起這一刻,對他們的decision有些些的向上提升的力道就夠了.
嗯.我是有良知的基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