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來聽到不少年輕的女生懷了孩子,中斷了學業,其中一個案例是個女大學生,正在孩子的爸爸家待產,小爸爸呢?還在唸大學.
女生的媽說:"生了,回去唸書,我養妳栽培妳不是讓你20出頭就當了媽 ."
男生的媽說:"生了,要留在孩子身邊,唸什麼書?"
看來這兩個孩子要帶著一個小嬰兒繼續走下去,兩家大人是關鍵了.
女人懷小孩不可以是意外,因為我們女生不知道男人會不會一邊陪著待產,沒有男人一起負擔的懷胎十月,那種不愉快會傳遞給baby,這個孩子還沒落地就變成惹人厭的傢伙,真不知道為什麼沒人教這些女生?教育部又再討論要教"性教育",其實學生不缺性教育,電影電視報紙雜誌教得可多了,他們缺的是正確的愛情遊戲規則,或著這個社會讓他們缺乏關愛,隨便找個男人,就以為那叫做愛,教育部真的想出力,買一大貨櫃的娃娃,會哭會笑須要每四小時餵奶,每兩小時換尿布,要抱著才不會哭泣吵人的假娃娃(我在查克與寇弟的頂級生活電視節目看過這種娃娃) ,讓這些國中高中生嚐試如何做爸媽,這應該比較有用吧.
教性教育不是老師用嘴巴說說,應該是父母的工作,教育部老是把父母失能的事交給老師去教,學校該教性教育,學校也一直教"趁年少多學習,多栽培自己,別讓意外事件破壞了人生的計劃"!但是再怎麼教也教不來孩子放學後去哪裡?做什麼?和誰在一起?
想我78年第一次當導師時帶的一個女生,國中就懷了孩子,只好嫁人,生了3個,離婚了,孩子丟下,這3個孩子繼續在人生路上因為沒有完整家庭而不停犯錯.和她同班的另一個女生國中畢業後,也懷了孩子,沒有辦理結婚,孩子跟著外婆,一不注意落海死了.我真的有教所謂的性教育,還考他們小孩怎麼來,如何避孕?有用嗎?家長的功能呢?
這些年輕人用生命寫下錯誤雜亂的樂章,教育部光教性教育是不夠的. 性教育須要能講課的教師,不是教各種科目的老師都能講,光給教材不給講師是不成的.
只能為這些年輕的生命祈禱了.身為老師的我還能做什麼?